【馆藏展示·档案里的法大记忆】之十四 :小月河•天堂河•九原山
编者按:从沙滩红楼到蓟门桥边小月河畔,再至军都山下,中国政法大学已经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为了追忆法大半个多世纪的沧桑与辉煌,缅怀一代代法大人不懈的追求与奋进,校档案馆联合法大新闻网,即日起将在本网推出专栏《馆藏展示•档案里的法大记忆》,陆续刊载系列文章,揭秘我校历史上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重现一个个弥足珍贵的历史瞬间。
小月河·天堂河·九原山
——被搁浅的校址内迁
(文/王改娇 图/靳向丽)
一、半工半读及备战备荒的需求
上世纪50年代后期,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改革路径,保证产业工人的数量和质量,国家在天津进行了半工半读教育实验。1964年8月,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家主席的刘少奇提出在全国推行“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第一种是全日制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工厂、机关工作的劳动制度,第二种是半工(农)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和亦工亦农的劳动制度。半工(农)半读制度,亦即在工厂(农村)举办半工(农)半读学校,农民在农忙时节种地,农闲时节读书,工人一个星期做工,一个星期读书,轮流交替;亦工亦农制度,是要充分利用各个地方的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城市的季节性工厂推行亦工亦农,实现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工农差别以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的目标。1964年底至1965年上半年,教育部先后召开了“全国城市半工半读会议”和“全国农村半工半读会议”,希望全国各地城市与农村的学校,在办好全日制学校的同时,要坚定不移地推行半工半读、半农半读教育制度。[1]随后,全国各地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半工半读、半农半读的学校,为教育部全面推广该制度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1965年12月25日至1966年1月16日,高等教育部主持召开全国半工半读高等教育会议,敦促各全日制高等院校要加快改革力度,积极调整专业设置,进一步缩短高校学制,尽快推行半工(农)半读试点制度。自此,半工半读制度在全国高校迅速展开。
二、从天堂河到九原山
为了贯彻上级指示,北京政法学院1966年1月至2月,先后四次召开常委扩大会,学习传达全国教育会议精神,探讨学制改革和半工半读方案。学院党委研究决定,要继续在大兴县天堂河农场(学院的劳动基地)开展劳动试点工作,增设行政、党务工作机构,专门负责制定生产计划和生活制度。学院在天堂河农场就地取材搞建设的做法,得到了高教部的肯定与赞赏。
此前,我国南海情势紧张,美国驱逐舰入侵北部湾,战火烧到中越边界。中央提出工业布局要调整一线、建设三线的战略部署。1966年初,国务院为了加强备战备荒、推行半工(农)半读制度,要求中央各部要尽快与地方省、市联络商洽,逐步将学校迁往内地农村。高教部依据中央精神指示,学院的天堂河基地在京津铁路沿线,地理位置不利于备战,希望尽快考虑迁校事宜。
学院当时的规模,有教职工、学生连带家属约3000人,迁校事关重大,新校址的地点、面积、周边环境、搬迁周期等均须考虑周全。因此,关于新校址的选定,学院的指导思想是,基地的选择最好与国家三线建设结合起来,地点首选河北其次山西,争取五年内逐步将学校迁往农村。
1966年3月,学院派出第一批人员到河北省联系劳动基地。工作人员咨询了中共河北省委第三办公室(专门负责河北省小三线建设和战备工作相关事务的机构),其答复是,近期中央多个部属学校均到河北联系过迁校事宜,省委需要研究协调,统筹规划。学院将此意见反馈给最高人民法院(学院的领导机构),针对这种情况高院副院长吴德峰同志批示:既然河北省内地方紧张,难以解决基地问题,学院应考虑去往山西。目标以汾河沿线、距离城市不太远、交通便利之地为宜。
是年4月,高教部专门给山西省委领导同志发了信函,希望山西能够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北京政法学院确定一处既结合三线建设又有利于半工半读和备战之需的地方,作为新校址,同时学院派出第二批人员奔赴山西实地踏勘。他们到吕梁山区和中条山区考察了稷山、绛县、翼城、浮山、隰县、蒲县、新绛等7个县区,学院有关人员与晋南地委商洽,双方初步达成共识,将基地确定在晋南专署的新绛县。经请示高教部同意,学院最后决定新校将迁往新绛县南社公社九原山大队。
九原山位于山西新绛、襄汾两县交界处,距离新绛县城10公里、侯马市15公里,交通比较方便。九原山方圆5公里,九座山头连绵相接,土地宽裕肥沃,周围与村庄、水库和山泉相邻。学院对这块地方很是中意,虽然即将远离首都,但大家对未来充满憧憬,梦想着新校园定将建设得如珞珈山上的武汉大学一般美丽。校址确定后,学院立刻组织人力,着手起草新校园建设规划,并责成专人负责与山西联系相关事宜。工作人员代表学院与南社公社九原山大队商定,大队拨给学院山地2000余亩,在办理征地手续之前,暂由大队耕种。6月,学院陆续向新校址运送了部分图书、家具和炊事用具,迁校工作在紧张地进行着。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爆发,学生们狂热地投入到贴大字报、开批判会、成立战斗队、搞大串联的运动中,高校秩序完全处于混乱和瘫痪状态。学院的迁校工作亦随即中止。
三、转让与邮电部
两年过去到1968年秋,邮电部计划在新绛建一个农场,也选中了九原山。10月22日,邮电部派人联系学院,希望将该地转与他们。学院革委会认为,邮电部原本在侯马已建有工厂,为了贯彻中央亦工亦农的精神,的确需要建立一个农场。而当时北京政法学院是否仍需要继续迁校,何时迁校,前景尚不明朗。因而,学院革委会与驻学院解放军、工宣队联合指挥部研究决定,将此地转让邮电部。10月23日学院就此意见请示了高教部军管小组并获批准。
10月26日,学院革委会起草了一份处置方案提交北京市革委会文教组。具体意见是:一为了减少往返运输费用,拟同邮电部协商,将部分图书、家具、炊事用具(总价值6100余元)转让给邮电部;二将所运去的图书家具由邮电部按价拨款,对等交换;三由于1966年运过去的书籍、家具等一直由西林陀大队保存,占用该大队库房达两年之久,但从未给过任何报酬,学院计划向该村每户(约40户左右)贫下中农赠送一份毛主席像和一枚毛主席像章,以表答谢之意。
至此,校址迁移工作终被搁浅。
上两幅图为北京政法学院革委会向北京市革委文教组提交的申请
[1]张静如 梁志祥主编《中国共产党通志》第二卷.中央文献出版社P437、P438
(本专栏文字与图片为中国政法大学档案馆提供,任何组织与个人转载或引用,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侵权责任。)
栏目策划:李秀云、王巍
撰稿:王改娇 李克非
图片:靳向丽
资料整理:孙学英 钱秀萍
编辑 :米莉